附件1:
绍兴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在绍高校课程建设,积极同国家、省精品课程建设接轨,提高市级精品课程建设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精品课程的申报范围及条件
1.申报课程主要为建设基础好、学生受益面广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且课程建设与改革至少经过一轮教学实践检验。
2.课程负责人必须为课程主讲教师,具有副高级职称或为具有硕士学位的中级职称,教学效果优秀,有较强的课程管理和教学研究能力,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公开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3.课程教学队伍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高,教学研究成果突出、人员稳定、结构合理、有良好发展态势。主要人员一般不少于3人,原则上要求有网站维护人员。
4.课程改革和建设整体思路清晰,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体现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实践效果明显。
5.重视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课程内容设计和安排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积极吸纳本学科领域的先进科研成果,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材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或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
6.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切实加强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保证实践课程的开课条件、开出率和授课质量,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得到较好落实,具有学生早期科研和实践的良好条件。
7.积极改革教学模式、方法、手段以及考核方法,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教学设计反映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创造性,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考核模式充分体现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融合。
8.健全的课程管理制度和齐备、规范的教学文件和教学档案。建有课程网站,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网络化,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等实现上网免费开放。有关专家、同行和学生评价高。
9.课程特色培育。在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考核模式等方面形成风格和特色。
二、精品课程的申报及评审
1.精品课程每年申报一次,时间为下半年。由各高校统一向市教育局高等教育处申报。
2.市级精品课程的申请者要认真填写课程改革与建设总结报告(主要包括:该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基本情况、理论依据,主要思路和措施、创新和特色、实践效果、与同类院校同类课程的比较等)、《绍兴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请表》(附件2)。申报材料必须真实,应既充分反映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总体情况,又简洁精练。
3.各高校将申报课程汇总审核后,填写《绍兴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汇总表》(附件3),并附各精品课程申报材料一并送交市教育局高等教育处。
4.市教育局将按照“分类指导,科学布局,突出重点,择优建设,共建共享”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申报课程进行评审,重点建设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覆盖共享面广、有一定建设基础和特色的精品课程。评审结果报市教育局审核公示后实施。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与评估验收
1.市级精品课程建设周期为三年,实行市级立项建设,校级过程管理和市级终结评估验收的管理模式。
2.市教育局对于市级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给予一定的建设补助经费,每年总额为50万元,并根据精品课程建设数平均分配,一次性下拨到各高校。各高校应按不低于1∶1的比例给予配套。
3.在建设期内,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市级立项精品课程的过程建设,切实加大和保障对精品课程的经费投入,对市级经费和学校配套经费实行按年度拨付方式,并将上一年度建设进展情况作为下一年度资金安排和拨付的依据。
4.在建设期内,课程负责人及课程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和完善课程建设计划与实施方案,落实相关人员责任,并要求教授、副教授上讲台和承担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保证建设目标如期完成。
5.各立项课程要认真做好课程网站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工作,按要求及时更新、免费开放,授课教师要承诺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要切实提高精品课程在师生中的影响力与利用率,使更多的教师与学生能够了解、借鉴、使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精品课程的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市教育局高教处将每年对课程网络维护及更新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列入终期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
6.建设期满后,市教育局将组织专家依据《绍兴市普通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绍市教高〔2010〕74号),通过网上初评、集中评审(听课、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查看材料等途径)等方式,对精品课程建设情况进行终期评估验收。
7.为确保创建工作的公平公正,对终期评估验收合格的精品课程,一律实行先公示、后授牌制度。对公示期内无异议的,授予“绍兴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对确有问题不符条件的,经核查复议后,取消荣誉称号。对于评估验收不合格的建设课程,则需在半年后进行整改回访,直至达到合格为止。
四.市级精品课程建设期的经费使用严格按照《绍兴市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绍市财行〔2010〕8号)的有关规定要求执行。
五、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原有文件中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六、本办法由市教育局高等教育处负责解释。
附件2:
绍兴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表
所 属 学 校
课 程 名 称
课程层次(本/专)
课程类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
所属一级学科(专业大类)名称
所属二级学科(专业类)名称
课 程 负 责 人
申 报 日 期
绍 兴 市 教 育 局
二○一 年 月
填 写 说 明
1.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2.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3.课程负责人是指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4.“教学情况” 栏目主要填写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5.“学术研究”栏目主要填写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6.课程类别主要指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7.“教学队伍整体结构”中的“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是指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8.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
最终学历 | | 职 称 | | 电 话 | |
学 位 | | 职 务 | | 传 真 | |
所在院系 | | E-mail | |
通信地址(邮编) | |
研究方向 | |
1-2 教学 情况 | |
1-3 学术 研究 | |
2.主讲教师情况
2⑴-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
最终学历 | | 职 称 | | 电 话 | |
学 位 | | 职 务 | | 传 真 | |
所在院系 | | E-mail | |
通信地址(邮编) | |
研究方向 | |
2⑴-2 教学 情况 | |
2⑴-3 学术 研究 | |
3.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 外聘 教师) | 姓名 | 性别 | 生年月 | 职称 | 学科专业 |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网络日常维护与更新 |
| | | | | |
| | | | | |
3-2 教学 队伍 整体 结构 |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
3-3 教学 改革 与研 究 | 近三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 |
3-4 师资 培养 | 近三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
4.课程描述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
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
4-2-5创新与特点 |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
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
5.自我评价
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限200字以内) |
5-2 本课程与省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
6.课程建设规划
6-1-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三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
6-1-2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
6-2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 |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
7.学校的政策措施
8.说明栏
9.市级精品课程评审委员会评审情况登记表
评 审 委 员 会 意 见 | 评审委会主任签名: 二○一 年 月 日 |
评委人数 | | 实到 人数 | | 投票结果 |
同意 人数 | | 反对 人数 | | 弃权 人数 | |
市 教 育 局 审 批 意 见 | 单位盖章: 二○一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