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师很流畅学生却惆怅
www.jyb.cn 2015年04月27日 作者:刘景忠 来源:中国教育报第八版
“教师很流畅、学生很惆怅”,这是一些职业学校课堂上的常见现象。
“教师很流畅”,即从教学常规看,教师做到了备课认真、环节完整、内容熟练、表达顺畅。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师的“流畅”换来的却是学生的“惆怅”,我以为问题出在教师身上。
以备课为例。教师的“备课认真”不等于“备课充分”。职业学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态度差异较大,因此备课首先要备学生,即要了解学生、分析学情,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考虑如何达成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教学方法,这是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预设教学目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教学方法,对每一位教师而言都是驾轻就熟的“业务”,而了解学生、分析学情不仅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教育智慧,往往还会对教师正常的备课上课形成“干扰”——因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可以预设,但学生在课堂上会有如何表现却无法预设。于是,职业学校课堂就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一种是教师的教学无可挑剔,而且忙得不亦乐乎,但学生沉闷且惆怅着;一种是教师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学生兴致盎然、积极思维、收获良多。
学习,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从这个视角看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比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必须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接受程度一一对应。假如忽视后者,课堂就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而非学生学习的园地;假如重视后者,课堂就有可能出现“教师讲得很精彩,学生人人都出彩”的生动局面。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课后动起来才能让课堂活起来
新学期的第一次网络技术课,上课的教师很有经验,举重若轻。他不用课件,像聊天一样,从学生最熟悉的上网开始讲起,非常自然地抛出问题——“如果家中或小公司有几台电脑都要上网怎么办”,于是引入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网络的概念”。这一堂课,教师和学生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的。我也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内容深深吸引了我。
没想到这位年轻教师会这样处理教材。作为听课者,一堂课下来,丝毫不感到疲倦。教师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本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如何让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
一个小公司有五六台电脑,因工作需要应相互连接,如何解决?问题设计得很现实,是学生想知道、知道一点却又不是很有把握的问题,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教师提问后,学生非常活跃,效果非常好。同时,交换机的概念自然引入,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总结出最经济、最适用的配置方案。
步步深入,由浅入深。教师进一步设计情境,“公司扩大,有10多台计算机,原有的10口交换机不够用,是直接增加1台还是更换24口交换机”,学生纷纷计算,答案不尽一致。教师连续提出问题,“公司发展壮大,计算机设备迅速增加,公司的网络如何改造”,网络、交换机、路由器、拓扑图等概念自然进入学生头脑中。
同样也是新学期的第一次网络技术课,另外一位新教师驾驭课堂、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明显不足。上课铃声响过以后,不少学生仍在练习打字,也有学生无所事事,教师就开始讲课了。当教师让学生回忆数据库的某一部分知识时,学生干什么的都有,却没有人主动回答问题。于是,教师给出一个页面,再问学生如何在网页新闻中把最新的4条新闻取出来,学生仍然不会。接下来的提问仍然如此,教师一边埋怨“上学期学过的知识为什么都忘了”,一边把要点列了出来。
人在课堂,但我的思绪在飞扬。每次晚上在学校值班,总有这样的感慨:大部分学生处在无事可做的状态。学生课后无事,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压在课堂上,因此课时总是不够用。如这堂课,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都可以作为预习内容布置给学生,那样的话,课堂教学就会流畅得多。
看来,如何让学生在课后动起来、在课堂上活起来,需要教师花些功夫才行。
一切为了学生不如一切问问学生
在一所职业学校听了一堂“服装材料”课,教学内容是“主要纺织纤维介绍”。授课教师是位骨干教师,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科研,都取得过很多成绩。仅从这堂课就可以看出,这位教师是在力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他备课花了很多精力,把材料、色彩、款式、欣赏等结合起来,给学生全面的启发,备课内容远远超出教材的局限。“用教材教”是这堂课的亮点,但总体感觉是,虽然教师用心良苦,但学生并没有动起来。
上课开始后,教师直接开讲,没有复习,没有过渡,没有阐明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感觉是教师急于把自己精心准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教师按部就班地推进着教学内容,就像一位用心的厨师,把菜肴一道一道端给学生。
但学生的反应有些木然。当教师在PPT(演示文稿)上展示“江南布衣”品牌时,问其中一款服装有什么特点,话音刚落就叫一名学生回答,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品味、欣赏,更不要说组织语言表达了。然后,教师让学生读这款服装的“物语”,“物语”写得很美、很有诗意,但由于学生没有“进入角色”,显然欣赏不了。“江南布衣”没有完全弄懂、消化,教师开始介绍亚麻的优点、缺点和熨烫温度。后边的情形与前边一样,教师很投入地讲着,学生静静地“听”着。
回顾这堂课,教师想在课堂上解决所有问题,课后学生没有思考、没有任务,也就没有了探究的欲望。如果教师课前把任务布置下去,比如“我对‘江南布衣’品牌的介绍与评价”,学生会主动通过网络或书籍寻找资料。这样的项目或任务,把服装材料、款式、特点、风格等都融合在一起,再回到课堂,学生说的就是自己的话,课堂也就真正地还给了学生。
我们常说“一切为了学生”,我想不如换一种说法——“一切问问学生”。尽管教师在主观上是为学生着想,但“一切为了学生”很容易造成教师的主观意志代替了学生的需要和想法,往往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权、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自己还浑然不知。而“一切问问学生”则可以找到学生的起点,学生的起点恰恰是教师的出发点。当然,“问问学生”不是简单的提问,而是通过教学过程准确把握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可以通过自学掌握什么、需要教师点拨和引领的是什么,这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教师个人的教育智慧。
不管怎么说,不顾学生的需要,不了解学生的想法,教师懂得再多,恐怕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