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本站首页 > 正文

教育前沿·慕课系列访谈之一

作者:admin时间:2015-06-08点击数:

慕课对传统教育有何冲击
——访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

www.jyb.cn 2015年06月3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第七版

汤敏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

“从天而降” CFP供图

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自学习等令人眼花缭乱,似乎一场新的教育革命浪潮来了。这是一次真的颠覆式的革命,还是昙花一现的泡沫?这些在发达国家教育现代化条件下产生的新模式,在发展中的中国有用吗?随之而来的问题还有,慕课能真正促进教育公平吗,对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有没有影响,能够免费吗,面对慕课政府有何作为?近日,我们就一系列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编者

■本报记者 杨桂青

“今天,一场新的教育革命似乎又来了。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自学习等新概念令人眼花缭乱。”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近来关注慕课发展,并写成新作《慕课革命》。汤敏认为,慕课改变着千百年来的传统教育方式,“慕课对教育将会带来一种破坏性创新”。

慕课会以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方式解决教育难题吗

记者:您认为当前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最应该关注什么因素?

汤敏:研究教育的改革不能忽视工具的发明与运用。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开始于某一生产工具的发明与运用,一些产业发生大的变化,最后引起了整个社会发生了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3D打印机以及数字化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一个崭新的时代。

与新的工业革命遥相呼应,一场新的教育革命,慕课革命,也在悄悄地向我们逼近。尽管只是初见端倪,但它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以及对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对未来国家竞争力的影响都不能低估。

记者:慕课的存在方式有何特点,带来了哪些革命性变化?

汤敏:慕课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最优质教育资源,让任何有学习愿望的人能够低成本地,通常是免费地学习。它正在改变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方式,使授课者与学习者能跨越时空,让知识获取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慕课对传统教育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慕课课程动辄上万人,目前最多的达16万人。

慕课是开放课程,尊崇创用共享协议,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

慕课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

慕课使未来学校中的课程设计、学习评估,甚至连学生就业安置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以上这些,决定了慕课与传统教育有很大不同。

记者:慕课对于解决教育难题提供了哪些新方案?

汤敏:应该说,慕课甫一出现,就承担起解决传统教育难题的使命。比如,目前中国教育的三大问题:教育公平、学生创造力不够、大学生就业难等,慕课对此有自己的解决之道。

慕课的理念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能学到任何知识。”当边远省份二本、三本的大学生能够自由地选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流大学的课程并得到学分,当偏远贫困山区学生能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远程同堂上课,当任何一位愿意学习的人都能上到世界一流大师的课程时,教育就会更加公平了。

用慕课方式学出来的学生与教师“满堂灌”的方式学出来的学生相比,在创新方面可能有更大优势。慕课会对学生如何学习、怎样有效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速度来学习,不需要把一堂课从头听到尾,可以跳过自己已掌握的内容,反复地学习难懂的部分。

目前,我国企业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慕课的推广,有利于大学生根据经济社会需求选择课程,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记者:教育是改变命运,改变贫困代际传承的手段。慕课能以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方式改变学生命运吗?

汤敏:我举个例子,张宇鹏是广东一所大学的学生,二年级时已经在网上修了40多门世界一流大学的课。他打算大学毕业后报考名校的研究生,继续走学术道路。

慕课会替代传统课堂吗

记者:慕课的课堂有什么特点?对学习方式带来了什么影响?

汤敏:慕课可以实现多对多的“众人可以同时发言、倾听或回应”,从根本上有别于传统课堂以及广播电视课堂“一对多”的局限性,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学习。这有助于改变当前老师“满堂灌”,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能力的大问题。

大体上来说,慕课的课堂有5个特点:

第一,知识点、短视频。远程教育和公开课只是简单把老师的上课录像放到网上去,而慕课把一堂课的内容分解成若干知识点,每节课都由10到15分钟的短视频组成。研究表明,最适合学习者集中注意力的视频长度一般不超过15分钟。

第二,随堂考试,满十分过关。慕课吸收了网络游戏中“即时奖励”等方法,整出了随堂考试模式。每上完一个十来分钟的知识点,计算机就自动跳出一些问题。只有全部答对,才能继续上下一堂课。

第三,兵评兵,机评兵。慕课动辄几万人,十几万人选一门课。这么多作业,还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老师如何改卷呢?对于简单的随堂测验,可用机器直接判分。而对问答题类的考试,就让学生遵守一定的规则互评,即“兵评兵”。为防止串通作弊,系统随机匹配5个左右的互评者,取平均分。

第四,虚拟课堂,规模PK。尽管慕课以网上个人学习为主,但也在尝试通过网上论坛方式把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联系起来,形成远程讨论模式。有的还设计出虚拟教室,有座位、有小组、有班长,以研讨话题形式把学习者联系起来,发挥“兵教兵”的作用。

第五,大数据分析,小机器跟踪。数据库把学生回答的每一道题、修改的每一次作业,参与的每一次论坛讨论等都收集起来。还会定期给教师发报告,分析哪一堂有效,哪一堂课无效。

记者:目前,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是提供足够多的课程,供学生真正能够根据兴趣、特长和需要来选择。在这方面,慕课有什么优势?

汤敏:在传统教育下,一所大学受教授规模及学生选课人数限制,只能开出几千门课。而在慕课大平台上,如果全世界教师都可以把自己的课挂上去,学习者就会有几十万门,甚至上百万门课可以选择。

记者:慕课给学生减轻负担了吗?

汤敏:孙小小是一名自由培训师,她选了斯坦福大学科技风险投资计划推出的《创意速成课》。“每周几分钟的讲座,都是干货,每周一次作业。”在作业分组中,组员大部分来自不同国家,网上讨论就要跨时区,她经常半夜爬起来参加小组讨论。

慕课的作业与考试负担一点也不轻。孙小小的一个作业是要求先找出100个和睡眠有关的问题,经小组讨论后挑选一个并给出解决方案。“一个西班牙人擅长做视频,最后决定让他做一个视频作为作业提交。他一口答应,接近提交作业最后期限时,他突然消失了。”孙小小回忆说。他们不得不紧急动员起来做了个课件,在最后时刻提交上去。

慕课会使教师失业吗

记者:慕课的大规模推广会不会造成大量教师失业?

汤敏:这是很多人的担心。最近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哲学系全体教师投票反对学校加入慕课,他们担心这样会导致学校减少雇用教授的数量。其实,慕课的线下工作同样重要。学生间的讨论,老师的引导与辅导非常重要。中小学生的慕课课堂,更需要线上的讲课与线下的翻转课堂相结合。对程度不同的学生,老师还要给予辅导。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教师时间与努力。

记者:慕课或翻转课堂会为教师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汤敏:慕课或翻转课堂会颠覆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很多教师的工作方式,会促进他们从“教”到“师”转变。

未来的教师更像一个导师,从以“教”为主,变成以“导”为主。在慕课制作中,教师只有与导演、摄影、美术、视频专家等合作,才能制作出好课来。在播放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帮助与指导学生,而不再像过去只能依靠测验、考试或论文考查学生。通过学生学习效果的大数据分析,教师也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身优缺点,提高教学效果。

话又说回来,那些混日子的教师,在慕课革命下有可能被淘汰。各行各业天天都在大浪淘沙,凭什么教育领域就例外呢?

慕课会颠覆传统校园吗

记者:慕课主要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展开,它对传统大学有什么影响?

汤敏:“大学是一个教授笔记直接变成学生笔记,并且没有经过二者大脑的地方。”马克·吐温在19世纪就这样讽刺大学。遗憾的是,即使是用于描述今天的大学,这话仍不算过分。

2012年10月,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杂志发表名为《大学已死。大学永存!》的深度报道,探讨慕课给现有大学带来的冲击。文章说:“对学校官员来说,变化带来的恐慌随处可见。”

“开放,或者被抛弃。”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教授说,“在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和强势文化冲击面前,中国大学必须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就有沦为世界一流大学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的风险。”

记者:您曾提到把职业教育课程制成慕课,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做能行吗?

汤敏:在职业高校职业中学中,大部分的课程也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原则上说,凡是老师能在课堂上讲的课都可以“慕课化”。君不见,每天电视台上有多少烹调的节目,教大家做菜。事实上,现在的很多远程医疗课程,很多学生都可以在视频上看教授如何做心脏手术。在哈佛与麻省理工学院名为“edU”的慕课平台上,也有一些如摄影艺术、头部与颈部解剖、马的基本护理和吉他入门这些很具操作性的职业化课程。

记者:如果把职业教育课程慕课化,目前应该在哪些方面着力?

汤敏:我们可以考虑筹建两个慕课平台,一个是学校的统一职业教育慕课平台,一个由企业提供的职业教育慕课平台,形成一定的竞争。如果课程过多,还可以多建几个平台。当然,还可以按学科建平台。

记者:慕课会颠覆传统的“大学校园”吗?

汤敏:美国《国家利益》杂志2013年预测,“未来50年内,美国4500所大学,将会消失一半。”大学校长们都在担心,人们再也不愿意每年花几万美金到大学里去学习了。

也有人说,上大学重要的是要学校中的氛围。让学生能住在一起,开展学生团体活动,校友之间互相帮助、提携。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还是要有的。

我认为,大学最好还是不要消失,但是,有大学并不意味着就应该把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保持下去。

copyright©2017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山阴路526号 Tel:0575-8805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