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强 许芳奎
[摘 要]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对于高职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然后论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思路,最后提出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坚持正确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理念;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制定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特征的质量评价标准。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全过程 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目前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相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课程改革来说相对滞后,已不能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及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是高职教育的时代重任
2014年6月23至24日在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推动“五个对接”,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贯彻落实好“五个对接”将直接关系到现代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提升,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理念基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职业教育要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这说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构建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
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按照《决定》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部署。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对高职教育如何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及趋势,构建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质量要素提出新的制度、标准、运行及评价机制,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
(三)构建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目前的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已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需要。一方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缺乏在体制、机制上的高度思考和实践,制定的相关制度文件“原则”“要求”的内容较多,强调体制建设、过程监控与评价的内容较少。另一方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关注结果,注重评估评价,缺乏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的思考,忽视了各种质量内涵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总结多年高职教育教学实践,吸收近年来国家示范校建设在教学质量管理方面的改革成果,探讨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必然成为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发展布局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专业设置,按照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制定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的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基于此,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主要思路为:
(一)教学主要要素的质量设计
教学过程质量是由众多要素质量构成的,课堂教学实施前对这些要素进行制度化、标准化等方面的质量设计,是保障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形成了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主要依据。
1.科学论证专业设置,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根据《决定》中提出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的要求,《意见》进一步提出“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教职成〔2015〕10号)更是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规定了具体的程序,这说明专业设置问题是高职院校发展十分重要的问题,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以教育部专业目录为基本依据,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及办学优势特色制订学校的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对设置的专业切实组织开展好行业企业、就业市场调研,分析把握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特点及发展趋势,做好产业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并邀请相关行业企业、教育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2.合理设计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核心能力的确定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关键,而课程体系合理性是保障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基本要求。因此,首先要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依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条件,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对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实现包含的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工作要求、标准和操作方法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并进行合理的分解与归纳,从而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核心能力。其次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核心能力实现的要求,进行行动领域设计、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并归纳不同领域所应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从而确定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支撑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体系。
3.严格把握教师任职资格,推动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定位,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除了应具备普通高等教育教师的一般属性,还应具备特殊属性,即较高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具有较丰富的从事社会生产实际、工程项目的经历,对实际生产有足够的了解和经验,动手能力强,并且能够将这些经历、经验、能力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中充分展示出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因此,实践教学能力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聘任中具有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现行的高职院校教师资格制度,更多的是参照普通高校的教师资格制度。《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16〕7号)关于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条目中,对专职职业院校教师的要求也仅是提出“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每5年到企业顶岗实践不少于6个月”,还没有制定出专门的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相适应的教师资格制度,导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的不健全,使得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认定缺乏制度层面的规定。从高职教育实践来看,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认定主要是从“双师型”教师的角度加以评价。目前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含义及其标准做出了比较详细解释的是《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根据该解释,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认定,即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应当具有参加企业实际的工作阅历、工作经历以及将企业实际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驾驭实践教学的能力。
4.规划学生成长进程,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自2012年《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实施以来,对高职院校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规划学生职业生涯不同培养阶段的预期知识增值、素质养成、能力提升目标上缺乏具体的标准和方法,在目标达成上缺乏必要的指导方案,在创新创业纳入教育体系上措施不够具体、特色不够鲜明。高职院校要在专业建设发展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是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制订具体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并使其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切实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以创新创业教育带动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建立学生学业发展指导制度。以就业为导向,全面规划学生成长进程,制定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质量目标及指标体系,以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增值预期与实际比较作为重要的考核手段,服务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教学过程质量监测
教学过程质量监测是指依据各项教学要素规定的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对教学运行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监督与测量,以达到规范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监督是对教学行为的规范性进行检查,测量是对教学行为指标进行标准化比较。教学过程质量监测由即时性监测与阶段性监测构成。
1.即时性监测。即时性监测的特征是教学现场的调查、观察及教学实时数据信息的对比分析,即时观察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制度及规范要求,即时分析对比教学质量要素信息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即时性监测是掌握第一手资料,避免教学质量问题发生的重要手段。做好即时性监测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配备好人员。即时性监测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一般是由职业素养和学识水平较高、学术方面有一定造诣、熟悉一线教学情况的教授、专家担任。二是选择好监测的项目或内容。监测项目的选择一般是涉及范围比较广泛、数据原始性较强、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基础性工作,或是教学质量督导部门即时收到的各方反映的问题。实际工作中主要是以即时性听课、教学常规检查为主。三是工作前要熟悉监测项目的基本情况,如监测项目的性质、目的、内容、方法、质量标准、制度要求等,以便于及时、准确地发现和处理问题。
2.阶段性监测。阶段性监测是针对教学各阶段的规定任务及目标,依据相关制度、标准检查完成情况和质量水平,根据存在的问题或差距,及时调整解决,确保任务和目标的达成,为下一步目标落实创造条件,为今后工作水平提升积累经验。因此,阶段性监测是检查分析教学阶段性目标实现程度的主要内容。实际教学工作中阶段性监测主要由期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三个环节组成。期初教学检查是针对开学前及开学初需准备好的各项教学质量要素进行检查,以确保各项教学要素在开学前能够按照相关制度及标准达到教学规范要求,保证教学正常运行,如教师聘任资格、学生返校及注册、课程标准及授课计划准备等。期中教学检查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运行后,对各项教学质量要素的表现状态、教学进程执行情况、效果等信息资料进行调查、整理、归纳、分析,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教学要素提出诊改意见,督促改进。期中教学检查主要是通过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学生评教、学情教情调查分析等形式进行,其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对各项教学质量要素的表现状态及效果的意见建议,对学生合理反映的较突出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期末教学检查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即学期教学工作结束前及结束后进行的教学检查。学期结束前主要检查期末考试工作准备情况、考风考纪教育落实情况及课程考核各项资料的规范性情况,确保上述各项工作符合制度要求和质量标准,避免期末考试工作中出现问题。学期结束后主要检查期末考试工作完成情况、课程考核分析报告、期末工作总结等,总结成果、经验和不足,针对问题提出整改对策。
(三)教学结果质量评价
教学结果质量评价是依据制度要求和质量标准对主要教学质量要素的预期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判断。教学结果质量评价是高职院校改进教学、提升教学及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举措。教学结果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专业培养目标预期实现程度评价。专业质量评价是由众多质量要素构成的,从专业培养目标预期实现程度的角度讲,观测点应当主要是就业方向与就业质量两个方面。就业方向即学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评价指标是专业对接产业、职业和岗位的推荐率和就业率。较高的推荐率和就业率,一方面表现为专业对接的产业、职业和岗位需要足够多的该专业毕业生;另一方面也表现为毕业生对自己经过学习形成的知识、素质、技能有足够的信心和愿景去驾驭选择的产业、职业和岗位的发展。就业质量总的来说是学生对专业对接的产业、职业和岗位的满意程度,主要评价指标是工作稳定性,即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的职业变化情况。工作稳定性,一方面取决于岗位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工作的喜爱、信心、发展机会等。毕业生对专业对接的产业、职业和岗位具有较高的工作稳定性,说明工作满意程度较高。因此,就业方向与就业质量预期实现程度高低能够较好地说明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目标设计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课程质量评价。课程质量评价是课程建设目标预期实现程度的评价,主要观测点应当是优质课程建设、信息化教学、产教融合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情况。优质课程是专业建设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主要评价指标是参加国家、省市、学校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及贡献的情况。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遵循现代职业教育特点规律,以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教学模式,其主要评价指标是信息化教学的开发运用和参加各种信息化教学比赛及获奖的情况。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强化校企合作、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主要评价指标是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改革及推广情况。
3.教师发展质量评价。教师发展质量评价是教师队伍建设目标预期实现程度的评价,主要观测点应当是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教师执教能力、教师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主要评价指标是根据《决定》和《意见》的要求:一是体现在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提高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方面的发展情况;二是体现在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加大兼职教师任教的比例方面的发展情况。教师执教能力是教师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其主要评价指标是学生评教、参加各种教学比赛获奖、参加教学改革,特别是教师开发基于实际工程项目或生产过程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情况。教师科研能力是教师参加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的能力,其主要评价指标是发表论文、项目研究、发表专利、科技研发等方面的情况。
4.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学生发展质量目标是专业建设发展最重要的质量目标,实现学生发展质量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是确定学生知识、素质、技能培养的情况,评价主体有学生、家长、学校、用人单位和第三方评估单位等,主体是多元的。从学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保证角度讲,主要观测点是学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评价、技能培养情况评价。学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是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对知识、素质、技能培养情况的增值预期与实际达成情况比较后的心理感受,主要内容有专业满意度、教师授课满意度、课程效果满意度等。学生作为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主体,其对教学工作满意度是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最重要的内容。学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评价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走访等形式取得数据,经整理分析后得出。技能培养情况评价主要是根据专业要求,取得素质、技能证书数量、比例以及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人数及获奖情况。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正确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理念
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必须以现代职业教育“质量”理念为指导。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决定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构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按照《决定》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为原则,推动“五个衔接”。二是在育人模式上要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三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要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深化专业和课程改革。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的基本内涵是组织与制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以组织和制度的形式确定系统内部各级机构的管理范围和权限职责,并规定系统内各环节、各项工作的行为规范。管理体制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对目标达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是构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实际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分级管理制度。实行校院或院系两级分级管理是高职院校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必然。分级管理的核心是“分权”,是对各级组织机构的高度信任,目的是为了提升各级组织机构的积极性、提升管理效率。但是“分权”不是无原则的,是与“职责”紧密相关的。实行分级管理是按照目标管理的要求,明确学校、系部、教研室各级机构的工作内容、职责及权限,达到高效率地实现质量目标的目的。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行为规范,是具有约束力的组织成员办事的规程和行动准则。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是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转的必然要求。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应围绕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实现,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提高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操作执行,提高办事及管理效率。三是强化教学督导工作。教学督导工作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稳定、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做好教学督导工作,在工作内容上要处理好“督教”“督学”与“督管”的关系,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效果;在方法手段上要处理好“督”与“导”的关系,以“导”为重点,做到“督”要严格、“导”要耐心。
(三)制定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特征的质量评价标准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紧密贴近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要求与标准,依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条件,根据岗位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所应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设计。二是以相关行业或典型大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行业或典型大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是经过国家主管部门或社会专业职能部门评估、认定的标准,得到了社会及行业企业的普遍认可,以其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能够使教学较好地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的实际。三是质量标准的制定要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就明确指出,“许多工业体系中的新管理程序,都可以实际应用于教育。”将质量认证体系引进教育领域已成为教育评价的一种趋势,它可以保障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有效性和连续性,有效预防教学问题出现,减少质量问题风险,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许芳奎.基于实践能力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12).
[2]余明辉,郭锡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与评价[J].中国高教研究,2015(9).
[3]聂晶.高职专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31).
[作者简介]张福强(1963-),男,山东青岛人,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副院长,教授;许芳奎(1959-),男,天津人,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
(作品来源:教育与职业,2018年第2期第46-51页)